|陽明山十連峰東向西大縱走|
風櫃口登山口→頂山→石梯嶺→竹篙山→七星東、主峰→大屯主、南、西峰→面天山→向天山→清天宮登山口



也許你曾在台北盆地朝北看過這排綿延山巒,
是的,把畫面裡的這幾座山頭走完就是「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去年六月,我和弟弟進行了陽明山東段縱走,第一次的長途健行,累慘了體虛的我。
接著九月,我們在大太陽底下進行了較東段輕鬆的西段縱走,雖然曬但充滿樂趣。

今年三月,我連續兩個週末皆進行了登山活動,感覺腳力、呼吸調節狀態甚好,
便和弟弟商量,此時不爬待何時?要是我鬆懈下來,恐怕再沒有這麼好的體力了,
弟弟二話不說,捨命陪姐姐完成「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心願。

從東邊的士林區「風櫃口登山口」出發,終點是出西邊的北投區「清天宮登山口」,
沿途登上頂山、石梯嶺、竹篙山、七星東峰、主峰、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共十座,
為避免摸黑下山,愛拍照的我乖乖不帶單眼相機,只帶台小數位相機紀錄用,
這樣一來,可縮短拍照停留時間,也讓我減輕肩頸負重。

前往「風櫃口登山口」有兩種方式,省力一點是搭「市民小巴 1 號」在「風櫃嘴」站下車,
往上步行 550 公尺產業道路及最後一段「風櫃嘴步道」即可抵達「風櫃口登山口」,
但是市民小巴 1 號只有最早那班適合此行程,偏偏我們住外縣市,最早的班次大眾交通工具銜接不及。
另一種就是我之前東段縱走選擇的方式,搭「小 18」公車在至善路的「聖人橋」站下車,
往「天溪園」方向走約 1.6 公里的產業道路,再接上「風櫃嘴步道」的「聖人橋端登山口」,
風櫃嘴步道共三段石階,拾級而上即可抵達風櫃口登山口,這段路,先前體虛的我花費了一個小時才走完。

沒把握自己這次的狀態會如何,沒把握會不會摸黑下山,反覆思考著如何可以早點出發、早點下山,
貼心的老公替我省去了煩惱,決定早起開車送我們姐弟直達登山口,也會前往清天宮接我們下山,
喔耶!謝謝 LUKE 的支持,真是讓我們的此趟挑戰有了好的開始。



上午 6 點半抵達「風櫃口登山口」,我們精神翼翼地揮別睡眼惺忪的 LUKE,轉身走上「頂山.石梯嶺步道」,
從這裡要接到「擎天崗環形步道」距離約 5.9 公里。


佇立在登山口不遠處的醒目告示,好的!我們會當心的。


和去年六月的陰雨天出發不同,這次有太陽、藍天,但是能見度卻很差。


走過的路顯得熟悉,覺得走起來的腳步也輕快了些。


有太陽的天空下,走進闊葉樹林都覺得很開心。


出發 40 分鐘後抵達標高 768 公尺的「頂山」,上次走了一個鐘頭。


春天登山雖然草地及樹木的顏色還不夠翠綠,但沿途有金毛杜鵑、各種小花相伴也是賞心悅目。


但是也有令人惶恐、驚嚇的,這一路上看到許多牛屎,而且新鮮的也不少,這代表著...牛隻活動熱絡?
還有另外一種令我驚嚇的是「爬蟲類動物」,總是冷不防地在步道上竄入竄出。


比人還高的「金毛杜鵑」,意外的收穫。


上次不知不覺地走進這片森林,這次我便留神了,仔仔細細地環視一遍。


恰好有陽光射進樹林,和上次的幽靜相較有不同的美麗。


說好不多拍照,在這裡遇上美景還是忍不住多拍幾張。


漸漸地「闊葉林」變成「柳杉林」。


這裡只有我們兩人,陰暗幽靜的令人神經兮兮,下意識地警覺起來。


走回步道,繼續行程。


走出柳杉林,接著從「杏林山」旁走過,前方的石梯嶺大草原就快到了。


上午 7 點半多來到「石梯嶺大草原」,草地果然沒有夏季那般的翠綠。


我在一旁紀錄「南國薊」時,弟弟突然輕聲地對我說:有牛!


我抬頭一望,泥坑裡的牛也抬頭露出牠的牛角,沒想到這麼快就遇到牛,而且那泥坑就在步道旁,
我們便安靜地、悄悄地遠離步道,先下切再上坡,我還忍不住小跑了一下。


回頭一望,牛隻根本不理我們,而且仔細一看,坑裡的牛有兩隻。
為什麼要怕牛?
如果你曾經在這種無人的大草原上被牛隻刁難阻路將近一個鐘頭,就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牛,我完全沒有迷戀這片草原,只想快點走到有人潮的地方。


路過石梯嶺山頂供人休憩的空地後續走,上午 8 點前抵達「石梯嶺」三角點位置,標高 865 公尺。


接著開始下坡,路過「磺嘴山生態保護區」入口後,步道再度上坡,
途中,我瞧見前方步道旁有一池非常濃稠的泥池,
而且池子周遭灑滿泥濘,我對弟弟說這看起來剛被牛隻玩耍過,
待我們路過泥池,一隻全身滿是泥巴,灰黏黏的牛就站在池邊看著我們,嚇得我立刻拔腿快走。


快了,再下坡 300 公尺就進入「擎天崗大草原」範圍,遊客多了就不用擔心牛隻。


上午 8 點半前抵達「擎天崗環形步道」交會路口,上回慢走又拍照,從「風櫃口登山口」走到這裡整整三個鐘頭,
這回認真走也不多停留,早了一個鐘頭到達,差好多。

牛屎心得:遇見新鮮牛大便越多,與牛大哥相見歡的機率就越高,今天遇見三隻,慶幸牠們都沒有玩心也沒有敵意。


交會路口左轉,接上「擎天崗環形步道」約 1.5 公里可到畫面前方的「竹篙山」。


「擎天崗環形步道」就這段我還沒有走過,步道比想像中起伏。


抵達竹篙山登山步道與環形步道的分岔處前回拍來路。


上午 9 點前,標高 830 公尺的「竹篙山」,至此,走了七公里多的路才得到三座山頭,感覺好緩慢。


走下竹篙山,這時擎天崗上的遊客越來越多。


前方岔路左切「冷水坑—擎天崗人車分道」往「冷水坑遊客服務站」,這段步道長 1.8 公里。


這段人車分道落差不高,非常溫和好走,往來冷水坑、擎天崗的遊客也很多,途中有座碉堡與觀景平台。


去年還斑駁落漆的「菁山吊橋」重新粉刷了,
走過吊橋,上午 9 點半多抵達「冷水坑遊客服務站」,
我們在這裡休息吃點麵包,準備迎接最辛苦的路段。(我個人認為)


休息後,時間不到上午 10 點,準備走上七星山的「冷水坑步道」。


18 分鐘抵達半山腰上的涼亭,這段步道我已經爬過多次,還是覺得累人。


步道續走,在高點回望冷水坑方向,能見度依舊不好啊,但還是看得出,離方才的涼亭有一段距離了。


此時的我和「七星山東峰」還相差 200 公尺,但我可以看到弟弟已經登頂了。(山頂上最右邊那位)


上午 10 點半多,登頂標高 1,107 公尺的「七星山東峰」,不多停留,下山頭繼續往眼前的「七星山主峰」前進。


8 分鐘後走完 300 公尺,上午 11 點前抵達「七星山主峰」標高 1,120 公尺,
累積第六次登頂,也是今年的第二次,
圖片中,正與山頂上的標高柱合影的是上禮拜才一起爬合歡山的朋友,相隔一周竟在這山頭巧遇,
首次的陽明山東段縱走,風櫃口登山口到七星山主峰花了七個小時多,這回花不到四個半鐘頭。


下七星山的「小油坑步道」時,一位遊客指給我們瞧,
正在纏鬥的兩隻「麗紋石龍子」(成體),就是牠們,又大又肥,讓我一路上被嚇了許多回。


步道旁的硫磺結晶及噴氣孔。在七星山頂時就察覺天空的積雲變厚,太陽也不見了,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個好消息。


上午 11 點半多走出熱鬧的小油坑步道,來到我們設定的吃午餐地點「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我們在販賣部吃碗粿,補給飲水,12 點初再度出發。


穿過「小油坑箭竹林步道」走到「小觀音登山口」來到台 2 甲省道,
往西走上 101 甲縣道「百拉卡公路」,經過觀景平台可展望小油坑及竹子湖,
接著可走「百拉卡公路人車分道」,但我擔心遮蔽良好的步道溼滑,選擇不走,
續走「百拉卡公路」直接抵達大屯山的「鞍部登山口」,整段公路長約 2 公里,花費 25 分鐘。


中午 12 點半初走到「鞍部登山口」,開始登上有些雲霧籠罩的「大屯主峰連峰步道」,
之前的西段縱走和這次是反向,走起來的感覺截然不同,上下坡完全交換,
仰望看似遙遙無期的直上石階,已經爬了五座山,走了超過 15 公里路的我,意志有些被消磨,
弟弟對我說:「不要往上看,就看著自己腳下的階梯,一階一階地吃掉它。」


藉著拍「印度蜓蜥」停下腳步休息一下。


下午 1 點多,終於走完 1.6 公里路,抵達「大屯主峰」標高 1,092 公尺。


從「大屯山助航台」旁的步道往下走,前往被濃霧籠罩的「大屯南峰」,
走完大屯主峰,心情整個放鬆,知道較困難的部分都已經完成,非常欣喜,超想喊聲「厚嘿」!


下午 1 點半往「大屯南峰」前進,這段路沒有什麼困難,好走的土徑。


下午 2 點不到,標高 957 公尺的「大屯南峰」抵達,此時肚子有點餓,休息吃個麵包先,
下南峰往西峰是拉繩,由於陰天昏暗,土石路及樹根輕微溼滑需要專心,所以拉繩路段就沒有記錄了。


走完下坡路段,盡是闊葉林的步道旁,佇立醒目的鳶尾花。


下午 2 點多,大屯南峰、西峰、大屯坪交會路口。


接著是上「大屯西峰」的上坡拉繩,好險這裡沒有遮蔽,腳下不濕滑,
但卻有許多「馬陸」流竄,非常噁心、討厭。


經過大落差的使力上坡,下午 2 點半前抵達「大屯西峰」標高 982 公尺。


「大屯西峰」往「面天坪」一樣是下坡拉繩,一樣的溼滑路況依舊沒拍照,
其實不大好走,要拉繩、要留心登山杖落地位置,還要小心到處爬的討厭「馬陸」,
途中,我滑倒一次,屁股著地好險人沒事,感覺走了很久,不如上次西段縱走此方向是上坡,好走多了,
下坡 700 公尺,花了 25 分鐘才抵達「面天坪」,越過面天坪涼亭右切步道往「面天山登山口」。


下午 3 點來到「面天山登山口」,也許是有些累了,這段 600 公尺的上坡,讓我們有些「到不了」的感覺。


讓我聯想到草莓花的「腺萼懸鉤子」。


下午 3 點半前終於見到「反射板」,完成第九座,標高 977 公尺的「面天山」,
感覺有些疲累,這時拿出「紅牛」充電一下。


此時天空的厚雲有些散去,可以看到臺北盆地了。


休息 10 分鐘後再度出發,目標只剩眼前這座「向天山」了。


10 分鐘後走完 400 公尺,下午 3 點半多抵達標高 949 公尺的「向天山」,
OH YA!第十座!我們完成「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的十座山頭了,而且時間充裕,確定不會摸黑下山了。


在山頂回望來路,面天山、大屯西峰、大屯主峰、七星山。


下山方向的雲層透出耶穌光。


下午 4 點完成「向天山」下坡,來到乾枯的「向天池」。


離開「向天池」往「面天坪」方向。


20 分鐘後走到岔路,右切往「清天宮登山口」,距離 1.6 公里,途中經過「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


「三聖宮」標高只剩 660 公尺,此段下坡走的輕鬆愉快。


接近登山口,沿途遇見幾攤銷售自種蔬菜的攤販。


展望「觀音山」與「臺北港」。


登山口接近,再看一眼今日登高最後展望,山下是北投、關渡。


時間不到下午 5 點,我們走下「清天宮登山口」,完成此次的挑戰。


LUKE 也依約來到「清天宮」,把滿身辛苦,滿心歡喜的我們帶回家,
當然這裡也有公車可以下山,是約 20 到 30 分鐘就有一班的大南汽車「小 6」。


自繪「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路線圖,左下圖為菁山吊橋與冷水坑遊客服務站間的步道。


非常意外可以這麼順利完成 23.3 公里的「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後來的陰天也是老天的加持,
花不到 10 個半鐘頭,沒有我們擔心的摸黑,沒有想像中的累兮兮,心裡非常高興,
但我知道,若不是剛好近日有頻繁的登山活動,我想我沒有辦法走得這樣好、這樣快。
非常滿意,也非常開心了了一樁心願。



延伸閱讀,詳細的分段記錄:
陽明山東段縱走.風櫃嘴—擎天崗—七星山
陽明山西段縱走.向天山—面天山—大屯山系



arrow
arrow

    Nan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