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的八月初,是我們第一次來到花蓮欣賞金針花海,只是拜訪的時間點太早,花開的還不夠多,
回家之後,不時想起那小小的遺憾,於是,老公決定帶我再衝一次赤科山(赤柯山)。



八月底,我們開夜車直往花蓮,在黑暗中抵達「三民火車站」,我們在車上補眠,直到太陽即將破曉才醒來。


上午 5 點半前,開上「高寮大橋」,面向躲在海岸山脈後方即將升起的日出,
然後走上蜿蜒的產業道路,去尋找那片閃耀入眼的金針花海。


半途中,見到太陽已躍出海岸山脈,照射在對望的中央山脈上,而下方的花東縱谷還是一片陰暗。


特寫山腳下的田野及屋舍,雖然有點距離,我還是可以感覺出地面上的那一片寧靜。


上午 6 點半,赤科山上除了趁著日照前忙著摘取金針花苞的農家外,一切都安靜的很,
停好車輛,徒步前往「萱園居」,在赤科大道(產業道路)沿途見到的花田皆是密密麻麻的花苞、花朵。


「萱園居」這裡的金針花也盛開的很,有許多蝴蝶正在「島田氏澤蘭」上取蜜,
巧合的是,LUKE 在這裡遇見認識的朋友。


我們就在這裡等待太陽一步步昇高,將陽光灑在尚未綻放的花田上。


果然,有了日照的金針花田,真是橘上加橘,好不自然的鮮豔。


楓林道與花海。


走在楓林道上回拍,這片金針花朵開的好密集啊,幾乎是色塊般的橘色。


穿過楓林道來到觀月平台,這裡可以展望花東縱谷,正前下方是「秀姑巒溪」與「豐坪溪」,紅色的鋼樑橋是鐵路路線。


往南展望玉里市區,可見兩座紅色鐵道鋼樑橋,這是「客城一號橋、二號橋」。


暫時停留在此,讓 LUKE 換上長鏡拍拍火車,我則在這區域隨便拍拍,我喜歡這棵逆光下的樹。


小圓丘上的一棵樹。


這區域和產業道路旁的觀光區截然不同,屬於採收區,所以沒有強烈的橘色花海,也沒有遊客。


突然覺得這片不刺眼的綠,讓人好平靜。


離開觀月平台,走回赤科大道。


汪家古厝附近,逆光下的收成,我喜歡這樣的光線。


邊走邊拍,上午 8 點多來到「汪家古厝」。


我們來得正好,農家正在屋頂上曬金針。


現場有許多人聚集觀看農家拋撒金針特技,均勻的讓金針落在屋頂上接受日照。


看完曬金針的演出,也拍拍汪家古厝附近的花海景色。


汪家古厝對面的金針採收區,花田裡的人彎著腰,不放過任何一個花苞,今日要是錯過,隔天開花不能採收了。


黃、綠、橘,都是金針花田。


小徑旁的花田。


橘綠交雜也是很美。


丘陵起伏像波浪,造成名符其實的金針花海。


我想,它們應該是為了爭取採光而被修剪的樹木,形狀好可愛。


太棒的光線!上次初見就很喜歡小瑞士杉木區,可惜天空有雲遮蔽,光線很差,
這回整個大景沐浴在陽光下,連中央山脈也看得一清二楚。


站在杉木下,對面是「小瑞士農場」。


回望海岸山脈方向,我愛今日的逆光。


站在這裡還是不斷讚嘆,有陽光存在,任何畫面都很美。


離開杉木區,走近上張圖片所拍的金針花收成區。


在赤科大道上回拍杉木區。


說是小瑞士也不為過,美景。


離開赤科大道,開車前往上回沒踏訪的「千噸石龜」區域,途中,路邊輕易可見像這般的橘色地毯。


眼睛瞧多了鮮艷色調後,像這樣的黃綠金針田顯得清新宜人。


停好車,準備前去看看大石龜。


哈哈,真的蠻像烏龜的,這樣巨大,說它有千噸重也不為過。


返回赤科大道來到「三顆大石頭」。


三顆大石頭過後,往竹林方向,這片以中央山脈為背景的花田我們也很喜歡。


上午 10 點多,將赤科山大部分的景點紀錄後,我們又回到「萱園居」,
這時的金針花不像早上那般含苞待放,都已經盛開。


再次前往觀月平台附近。


因為要犒賞一下辛苦開車的老公,讓他再記錄個幾班火車。


這時山上的雲朵聚集了,又大又白的棉花雲大景拍起來更讚。


農家依舊埋頭彎腰採收著。


右前方可見層層蜿蜒的山路,這就是我們通往赤科山的產業道路。


離開前,買了一杯金針花綿綿冰,冰裡混著醃漬過的金針,微酸好吃。


下午北返的蘇花公路上,巨大的積雲,又美又帶著狠勁。


南澳之後,老是像個恐龍頭浮在水面的宜蘭「烏石鼻」出現眼前,LUKE 便臨時起意地說要帶我去親近觀看,
來到東澳「粉鳥林漁港」,爬上堤岸,可以見到消波塊外有許多人正在戲水。


鑽過消波塊,來到礫石海灘,終於近距離見到這個熟悉的場景。


這裡有許多奇形礁石聳立,遠處可見開往蘇澳的客輪「麗娜輪」。


經過海浪的沖蝕與破壞,造就各種不同姿態的礁石。


網路上有人說這裡是東澳的「下龍灣」。


太陽逐漸西沉,我們告別東澳灣,告別恐龍頭!也滿足的帶著橘色記憶,回家去。



延伸閱讀:同年八月初的賞金針花紀錄花蓮赤科山、六十石山金針花



arrow
arrow

    Nan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