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巴陵二天一夜遊:角板山行館→角板山風景區→福緣山莊→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第一次到訪拉拉山自然保護區是在十二年前,由於時間久遠,除了當時拍的幾張相片外,記憶已模糊不清,
這回,安排再度拜訪,且入住貼近大自然的巴陵民宿「福緣山莊」,悠閒享受兩天一夜的假期。
駕車接上台七線省道「北橫公路」,途中轉往桃 117 鄉道上的「角板山風景區」,首先來到「角板山行館」。
由北入口走進園區,右側的建物是「樟腦收納所」,可入內參觀。
樟腦收納所的斜對向是「文物特展館」,在特展館旁的木棧步道回拍樟腦收納所。
木棧步道通往生態池。右下圖:緣黃毒蛾幼蟲。
安靜又充滿綠蔭的生態池周遭,每個畫面都令人賞心悅目。
左下圖:生態池中的大型雕塑作品,為瑞士藝術家的作品,名為「復興鄉」。
右下圖:池中一角的「台灣萍蓬草」。
園區內擺放了多件藝術家所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這件義大利藝術家所作的倒三角形作品名為「樟樹桃園」。
並木林蔭下走往「思親亭」。
思親亭旁有一觀景台,在這裡吹吹風還蠻舒服的。
右下圖:根節蘭。
觀景台向南眺望,下方是溪口台地,溪流為「大漢溪」。
離開思親亭轉往「蔣公行館」(左上圖),行館旁的階梯下行進入「戰備隧道」(右上圖)。
下排圖:戰備隧道內。
左上圖:走出戰備隧道回拍。
右上圖:離開角板山行館,步行於桃 117 鄉道往角板山公園,這段算是商圈,沿途兩側都是店家。
下排圖:步行不遠,就是桃 117 鄉道終點,也到了角板山公園。
角板山公園的展望方位和思親亭如出一轍,但這裡沒有樹木遮掩,較可見淤泥不少的大漢溪,
從公園通往溪口台地的「溪口吊橋」恰好施工封閉,殘念。
走回角板山商圈,隨意找家餐廳吃午餐,接著再繼續開車走上北橫公路,
途中紀錄了鐵索吊橋「復興橋」,豔紅的拱形鐵橋「羅浮橋」,再經歷一段蜿蜒山路後來到「巴陵大橋」及「巴陵舊橋」,
看到巴陵大橋就表示我們離今晚住宿的地方不遠了。
來到「下巴陵」後,左岔路迴轉接上桃 116 鄉道,路過拉拉山遊客中心、中巴陵,
在「上巴陵觀景台」後左岔路下行往卡拉(右上圖),迎面是一路的陡、窄、彎曲道路後抵達「福緣山莊」。
左下圖:山莊主人的屋子,停好車後先來這邊辦理入住。
右下圖:山莊的餐廳。
這是靠近餐廳的住宿房型,屋況比較新,當然房價也比較高,這時候天空落下細細雨絲。
我們選擇較便宜的房型「親水居」就在停車位正下方,房內簡單乾淨,通風良好,坐在窗台邊向外望則是充滿綠樹,
房間裡轉了一圈後,我讓疲憊的司機睡個午覺,自己走出房間瞧瞧。
從另一側的階梯往下走,有休憩平台,水池造景,一旁就是我們住的房間,原來我們住在三樓。
再往前走就是「卡拉溪」,這時雨勢變大了。
下雨讓我離開溪邊,準備回房間避雨。
另一側有小斜坡也可以走回房間,回望我們住的房間。
住宿有附早餐,晚餐則需要另外付費預約,一人四百元的無菜單料理。
總共上了五道菜,一個湯品,份量足味道也不錯,晚餐吃得很飽,飯後水果只好拿回房間慢慢品嚐。
山莊所處位置手機收訊不良(台哥大),於是我們藉著買零食開車前往上巴陵,順便收訊連絡事情,
夜晚的飄渺雲霧,讓山區的各式燈光充滿迷幻氛圍,好漂亮。
回程的路上,發現附近點著燈的露營區好歡樂,我們返回山莊也沒急著進房,就在庭院看看夜景拍星星,
回房後,我們吃著零食、喝點小酒,邊看電視邊聊天,沒有手機通訊的打擾,難得暫時與世隔絕,
就寢時,屋外的潺潺水聲伴我們入眠。
舒服的睡了一覺,我們再度前往餐廳享用美味又豐富的清粥小菜。
今日天氣頗好,在退房前我們拿著相機在山莊四處拍拍。
與昨日的細雨不同,眼前是充滿陽光的卡拉溪,在溪裡看到許久不見的蝌蚪,還有蟾蜍。
上午 8 點半多,我們退房離開讓我們難得悠閒發懶的山莊,直接前往「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園區路線圖,原本希望將巨木群步道走盡,可惜因為部分棧道損壞整修,從 5 號巨木到 12 號巨木,都無緣一窺。
步道好走又愜意,身處在森林裡,感覺呼吸也舒暢了。
首先見到了 1 號巨木。
然後是 2 號巨木(右圖)。
回拍步道旁的一棵醒目巨木。
3 號巨木與 4 號巨木是隔壁鄰居。
4 號巨木旁就是往 5 號巨木的階梯(右圖),但棧道損壞整修封閉,禁止進入了(左排圖)。
直行步道後回拍 4 號巨木方向,這裡有休憩平台。
抬頭,失望為什麼沒有陽光?
左圖:22 號巨木的樹幹上有許多蕨類植物寄居,彷彿有隱身的功能。
右圖:21 號巨木,此處後方有通往 13 號巨木的岔路,但我想回程再走下來。
左圖:離開 21 號巨木直行續走,是 20 號巨木。
右圖:19 號巨木。
回拍 19 號巨木。
回拍木棧橋與沒有編號的巨木。
來到通往「福山」的「福巴越嶺古道」,岔路直行的土徑是往插天山自然保護區,沒有申請不能隨意進入,(左排圖)
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續行步道則是右側上行的木棧階梯。(右圖)
木棧階梯緩緩上行,穿越林間。
右圖:一個轉角,見到 18 號巨木。
續走,左側分歧木棧階梯往「達觀亭」,雙層亭子旁是 17 號巨木。
近拍 17 號巨木,來到拉拉山,感嘆沒有超廣角鏡頭,就沒法子容下整棵巨木。
往達觀亭的岔路步道返回主線步道,從另一側看 18 號巨木。
抬頭望向達觀亭,靠近步道旁的巨木沒有編號,面向達觀亭右側樹林間隱約見到 17 號巨木。
又見木棧階梯岔路,先取左側岔路上階,有一無編號巨木。
階梯續上,抬頭見到巨木兩棵,是 23、24 號巨木。
看臺緊鄰 23、24 號巨木,僅能入鏡巨木部分身段。
走回主線,下方溪流為卡拉溪,溪流上有一巨大倒木橫跨。
登上木棧階梯回拍倒木,已傾倒的巨木名為「横坡臥龍」,樹幹上附滿寄生植物。
左圖:16 號巨木。中圖:14 號巨木。右圖:13 號巨木。
沿途找不到 15 號巨木,然後在 13 號巨木旁通往 12 號巨木方向的主線步道是封閉的。
岔路步道下階,接上去程的主線,正好是 21 號巨木位置,左轉走上步道回程。
右側的樹木盤根錯節,不知道是一棵還是多棵。
回到 4 號巨木附近的休憩平台。
此時我們的拉拉山巨木之旅也將結束,這裡的巨木多為紅檜,部分為扁柏,
拉拉山有編號的 24 棵巨木裡有 23 棵為紅檜,只有 9 號巨木為扁柏。
左圖:有著橘色果實的水麻與冠羽畫眉。
巴陵古道上拍巴陵大橋。
回程的北橫公路開始積雲,一早的藍天白雲彷彿從未發生,
駕車至羅浮後,傾盆大雨毫不客氣的落下。
|本部落格文字、圖像皆屬 lainancy 所有,禁止任意轉載或其他利用|
- Mar 10 Sat 2018 21:36
桃園復興.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