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去年底的事了,當時的我大概超過兩年沒有去花蓮拍火車了,
花東的拍車行程常常都是一群人的,在美麗純淨的藍天下抓住列車的身影。

原定 10 月的俱樂部最後出草,因故延期到 12 月,
時間接近晚上 12 點,我們搭上廣播很吵、燈光很亮,不好入睡的 65 次莒光號夜車前往花蓮,
在轉過來、翻過去中,上午 3 點半,帶著疲憊下車抵達花蓮火車站,
處理完畢汽車租賃的相關手續後,我們先前往「公正包子」吃早餐,
這是我第一次吃「公正包子」,因為三更半夜的不用排隊。

接著車子在黑夜中南下玉里,第一個拍攝點是玉里站南的「客城一、二號鐵橋」。



上午 6 點半,從東邊昇起的太陽,躲在「海岸山脈」靠海那側不露臉,山邊滿是雲霧,氣溫低冷。


灰灰的景,灰灰的 554 次白鐵仔悄悄地現身。


上午 7 點整太陽現身,總算暖了我們的身子,也瞬間變化了「客城一、二號鐵橋」的色調。


陽光下的各種朝露姿態。


周遭的農作物及生態,都是我等車空檔的收獲,草莓、扁蒲花(蒲瓜)、孔雀草,還有蝸牛。


正在收成「青江菜」的歐巴桑。


突然間「海岸山脈」與「秀姑巒溪」間白霧瀰漫,快淹沒整排山頭了,不知道是不是雲霧受日照向上蒸發?
北上的柴聯車,車身被日光照的閃亮亮。


美麗的紅色拱型鐵橋與南下柴聯車,玉里西側是「中央山脈」,較高且寬大山體的是「玉里山」。


上午 7 點半多換個點,往北至「大禹南平交道」,現在才發現花東美景比列車還吸引我。


北上的莒光號,平交道旁拍火車有個好處,列車接近就會響鈴提醒。


上午 8 點多,往北至「三民里平交道」,大夥在平交道旁拍車閒聊。


北上的柴聯列車。


站站停的 200 次。


其實這次我拍的列車照不多,
大部分就是使用錄影模式幫孩子錄下動態的火車行駛畫面。



上午 9 點多,開車走上「舞鶴台地」,紀錄三民北路線旁的舊線橋墩遺跡。


繼續往北,來到一樣在「舞鶴台地」上的「北回歸線標」。


我們在這裡拍張紀念照。


上午 10 點半下滑瑞穗吃「涂媽媽香粽」。


吃飽後,前往瑞穗車站附近平交道拍車。


正午前,一行人來到大富站北的「光復溪」河堤。


北上柴聯車通過「加濃濃溪橋」,鐵橋下方溪流為「花蓮溪」支流「光復溪」的分流「嘉農溪」。


久違的花東縱谷在好天氣的加持下依舊美麗,沒車的空檔,大夥們也不斷在藍天白雲下取景。


南下的莒光號,有彩繪,大概是觀光列車吧。


河岸邊大片的芒花搖曳,我們準備離開。


下午 1 點,來到「鳳林站」南邊的一處山坡邊,大家排排站。


南下柴聯車從「鳳林隧道」南口駛出。


下午 1 點半,來到「溪口隧道」。


我獨自一人窩在「水車寮陸橋」上幫孩子錄影。


離開溪口,部份車友先行回程,
我們這車成員北上來到一個平交道拍車,現場有包商正在替平交道旁的護欄上漆,
包商老闆娘很 Nice,送了我幾顆自種柑橘,很小顆但是很甜,
接著大家來到花蓮站北三角線繼續拍車,我則是持續著錄影。



下午 5 點前,趁著搭車回家前的空檔,一行人前往探視在花蓮長住復健的小謝,
謝爸爸與謝媽媽帶我們前往花蓮港旁的景觀餐廳走走。


拍張紀念照,此次的探訪深感小謝進步很多。


告別了小謝,也告別了花蓮,
我們在花蓮車站月台買了台鐵便當上車,通常我和 LUKE 會兩個人吃三個便當,
不知為什麼,我覺得花蓮賣的台鐵便當特別好吃。



我的第一次太魯閣列車長途體驗,可惜黑夜看不見景色,不易察覺列車傾斜程度。

 
就是覺得好吃的花蓮台鐵便當。


這次的鐵道紀錄結束,我不知道我的下一次花東鐵道紀錄會是何時,
事實上這次的活動結束後,除了陪伴孩子看火車,我沒再拍火車了,
有時候,知道的越多就越顯得失望,不是刻意,但就是提不起勁。

無妨,我本來就是來交朋友的,我本來就不是很懂鐵道。

謝謝幾年來曾經相伴路線旁的俱樂部夥伴們,
不管最後的離去是愉快,抑或是不愉快,我們都曾那樣地笑開了嘴角,
也許你們已經不在意了,但是我都記得。

哈! 有點沈重的收尾,
但是我想我們還是有機會在路線旁相遇的,但我是為了美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cy 的頭像
    Nancy

    Life Collection

    Nan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